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滚动 > > 
“种田是个技术活儿”
来源: 农民日报      时间:2023-03-31 17:55:32

“种田技术是产量的第一要素。”日前,在河北省魏县公议会村爱耕种植专业合作社麦田,理事长李西林说:“几年前种田不挣钱,主要是掌握不好作物生长需求,加上多变气候,水肥等管理跟不上。如今,农技人员分包到田,结合多年耕作经验,以及现代化喷灌设施,我们有信心比周边农田(每亩)多收一两百斤!”

据了解,去年秋播墒情适宜,河北省冬小麦播种面积有所增长。然而,去年11月底及今年1月25日前后,冀中南出现两次大幅降温,导致全省七成麦田叶片不同程度受冻,叶片枯黄,个别播期较早、冬前旺长或秸秆还田质量不高的麦田出现点状死蘖现象。如今,冀麦长势怎样?各地采取了哪些生产措施?记者奔赴各地麦田,实地了解小麦生产情况。


(资料图)

“七成受冻”的主体麦田

“今年冻害严重,尤其是播种后镇压不好的麦田,有干枯死苗现象。”3月19日,记者在新河县东边仙庄村麦田,看到已经返青麦苗儿,叶尖干枯,出现点片状的枯黄“断垄”。

“你看,麦苗长出来了,又冻死了,还有几条根儿活着哩!”随后来到南宫市大潘庄村东南麦田,浇地农民一边扒开土壤看小麦根系,一边分析“冻害原因”。他说秸秆还田后土壤松软,秋播小麦后不实施镇压或镇压不好,又遇上极端寒冷天气,就出现了“冻苗”。这还和小麦品种有关,抗冻的麦种表现好,没有出现冻害或冻害较轻,而“有个卖价挺贵新品种不抗冻,冻害现象严重,还有农户把‘冻死苗’视频发网上了”。

在冀南魏县麦区,该县农业农村局技术站站长刘忠堂介绍说,该县“60万亩小麦正常返青,几乎没受冻害影响,长势好于常年”。

据农情资料,2022年秋季,该省冬小麦播种面积3354.1万亩,较上年增加3.3万亩。然去年11月28日至30日,全省出现“断崖式”降温,小麦没有经过充分抗寒锻炼,直接进入越冬期。今年1月24日至26日,再次出现大风降温天气,“受冬季寒旱叠加等因素影响,74.1%的麦田叶片出现不同程度的受冻现象”,主要表现为叶片枯黄,但生长点和根系未受影响。

2月以来,该省平均降水量多、气温偏高,下旬以来冀南麦田陆续返青。进入3月,主体麦田迎来“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2~3℃,其中邯郸、邢台、沧州南部偏高4~6℃”,苗情逐步转化升级,全省一二类苗3042.1万亩,占比90.7%,接近常年水平。

及时启动“春管”大潮

“去年秋播延迟十来天,小麦长势偏弱,农技专家建议喷施氨基酸叶面肥,一来预防倒春寒,防治冻害,二来增加营养、促弱转壮。”在邢台市任泽区澧湾种植专业合作社麦田,理事长赵孟辉正在用无人机喷洒叶面肥。他说,该社800多亩冬小麦由弱转壮过程曲折,“除了种植优质麦种,还使用上‘太阳能杀虫灯’、生物防控等系列绿色新技术”。

在石家庄市藁城区丘头镇徐村麦田,一条条黑色滴灌管网好似人体“毛细血管”,均匀地铺在麦垄之间,将水肥精准输送给绿油油的返青苗儿。河北省供销合作总社财会处副处长石健说,喷灌既能保证降低土壤温度,又能满足小麦返青所需水肥,实现了节水节肥节药,还有效提高了种田质量和效益。

2月21日,河北农机部门在鸡泽县举办了全省春季麦田机械化镇压现场演示会,多款自走式小麦镇压机、牵引式镇压机、植保无人机、喷灌机等大型农机具参与了田间作业,与会农机技术人员针对当前苗情、墒情、病虫害防治等问题,提出了具体春管措施。3月10日,该省又召开了小麦肥水管理“田间日”活动,号召各地“以更大的力度、更实的举措,切实抓好小麦田间管理工作”。

春分过后,冀麦自南向北进入起身期,也是小麦肥水需求高峰期和产量形成的关键期,该省及时召开小麦田管和春耕春播视频会议,要求“扎实推进小麦全程精准精细科学管理行动,针对当前小麦生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短板和问题,查漏补缺,全力整改,环环紧扣落实关键技术措施,多措并举夺取夏粮丰收主动权”。

同时,该省出台小麦生产管理措施,要求各地“严格落实技术包联责任,深入田间地头,查苗情、查墒情、查病虫情,持续跟踪苗情动态变化,面对面指导农户落实落细田管措施”。通过专家讲课、发放明白纸、举办“田间日”等活动,讲解注意事项和技术要领,“因地因苗因墒,科学分类施策,狠抓小麦肥水管理,多举措促进苗情持续转化升级,做好小麦一喷三防等小麦病虫害防控工作”。

四成麦田实现“统一春管”

“不学农业技术,种不出好田儿。”2010年至今,李西林始终把“学技术、用技术”当做种田根本,邀请河北农业大学、河北省农科院及市、县农业技术专家讲授种田技术,普及节水高产、病虫害绿色防控、水肥一体化、玉米分层施肥等实用技术,实现了耕、种、收全程机械化的农业种植。

李西林自己研发的喷灌立杆防震防拧技术,节省占地、降低损苗,节水节肥,还提高灌溉效率。如今,爱耕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耕地2500亩,购置农机40多台套,建成两套粮食烘干设施,冬小麦、夏玉米分别创造出亩产801.42公斤(2021年)、961.42公斤(2019年)高产纪录,累计为社员增收700多万元。李西林被农业农村部评为“2021年度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”。

河北省现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万金林向记者介绍,2021年以来,河北省供销合作总社成立该公司,聘请知名农业专家郭进考等组建技术团队,应用北斗导航精量播种、无人机植保飞防、“慧种田”数字化平台等技术,抓住“水、田、种、技、机”五大关键环节,开展全链条农业社会化服务,实现了省水、省肥、省电、省工、增地、增产“六大效果”。目前,公司全托管耕地面积达80余万亩,涉及全省11个市、84个县、279个乡镇、763个村。

据了解,当前全省农村土地流转面积3349.5万亩,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的41.5%。像爱耕种植专业合作社、河北省现代农业服务公司这样,规模流转耕地促进了先进农业技术普及推广,提高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,尤其是今年千万亩麦田实现了“统一春管”。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刘宝岐表示:“坚定不移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,把确保口粮增产作为硬任务,实施小麦跨千斤单产提升行动,全程精准精细科学管理,力争今年粮食稳定增产”。 

标签:

X 关闭

X 关闭

观点